作者:张红霞、田可文  文章加入时间:2017-07-14 16:55:24 浏览数:870
谢林义歌曲集《江南女,花中花》中的传统音乐元素

 

摘要:《江南女,花中花》是作曲家谢林义在2016年出版的歌曲集。其歌曲充满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又富有现代歌曲创作的韵味,表达出作曲家内心情感与个人思想,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文章分析了《江南女,花中花》中对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探讨其歌曲创作的特征及其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谢林义;《江南女,花中花》;歌曲创作;传统音乐;安徽民歌;器乐;戏曲

 

一、谢林义与他的《江南女,花中花》

作为安徽省音协专职副主席、安徽省作曲指挥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曲的谢林义,到目前为止,共创作歌曲、舞蹈音乐、电视片音300多首()。他曾为徽剧《玉洁冰清》、《七步吟》、《潘金莲》(合作)、《凤冠梦》、《赵氏收赋》、话剧《山那边》多部大型剧目作曲;他创作的舞蹈音乐《摘石榴》获得安徽省作曲一等奖。而在他的创作中,其歌曲创作是他的最爱。他创作的歌曲《梦想成真》为安徽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会歌;其歌曲《亲亲背篓情》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奖;歌曲《忆江南》、《文明创建歌》、《九九雁归来》、《放歌江淮》等分别获得省政府社科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其歌曲《亲亲背篓情》、《天也说你好,地也说你好》、《江南女,花中花》等在全国获奖;还有多首作品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及广播电台文艺节目中播出、在刊物上发表,并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其歌曲《望天门山》、《淮河人家》、《美丽的江》等还入选义务教育中小学教科书。

《江南女,花中花——谢林义作曲作品集(声乐作品选)》是他于20162月出版的一部作品选[1],其分为“歌唱祖国”、“美好安徽”“快乐儿童”“企业之声”几大板块,由107首歌曲汇编而成。该歌曲集包括了独唱、齐唱、领唱与重唱、合唱等形式。

谢林义的《江南女,花中花》很多作品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创作。按照其对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上来看,大致分为三类:其一,是运用民间歌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此类作品有《春满巢湖》《大湖之美》《江南女,花中花》等;其二,是汲取了民族器乐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作品有《巢湖之夜》《中国青》等;其三,是运用了戏曲音乐元素创作的作品,如《蒙城是个好地方》《都说你好》等。

谢林义的许多作品既保留了传统音乐的精髓,又融入现代的作曲技法。著名作曲家时白林先生[2]为此部歌曲集所写的序中提到“有些作品还能让人隐约地感受到具有安徽民歌、戏曲或说唱的熟悉音调,听起来使人倍感亲切而舒畅”[3]。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谢林义在该歌曲集的作品中,熟练地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给听众带来亲切舒畅的艺术感受。

二、民歌旋律的运用

在谢林义的《江南女,花中花》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运用中国民歌元素进行歌曲创作。民歌即人民之歌,众所周知,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从古至今,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会产生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宣泄内容的民歌,人们以不同的形式传递着历史、文明及人心底的热爱。

安徽地域广阔,各地的民歌有多种形式和内容。从内容上分有六种:一是反映劳动生产场景的民歌,主要集中在号子、山歌和秧歌等类民歌中,如六安民歌《车水不唱瞌睡多》,和县秧歌《认不得稗子要姐教》等;二是反映农民生活场景的民歌,如巢湖民歌《唱四季》、淮北民歌《四季颂》等;三是反映农民爱情生活的民歌,这种类型的民歌在民歌中比例****,从多侧面反映劳动人民的爱恋和婚姻生活,如舒城民歌《棒棰打在石头上》、滁州民歌《山头调》等;四是反映当地生活习惯的民歌,这些歌曲有不少是在节日和集会中用以助兴来演唱的,如在结婚仪式中演唱的《哭轿》、《敬酒》等;五是旧社会广大农民受到残酷的压迫,他们把满腔的愤怒化为歌声,用以揭露当时的黑暗,如贵池民歌《唱个山歌出出气》、淮北民歌《杀赃官》等;六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民过上幸福生活,从而出现一批热情歌颂党和祖国的民歌,如颍上民歌《多亏共产党好领导》、当涂民歌《芝麻开花节节高》等。

从体裁上来分,安徽民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号子,是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它的旋律铿锵有力,节奏性很强,十分口语化,易于传唱。号子基本上遍布安徽各地,有农事号子、建筑号子、搬运号子和船工号子等等;二是山歌,主要流行于安徽山区。安徽的山歌分为放牛山歌、采茶山歌等,进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别山民歌就是山歌的一种;三是秧歌,有些地方称秧歌为田歌,安徽民间把在秧田中插秧、薅草都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悠扬悦耳、节奏自由舒缓,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巢湖民歌,就是以秧歌为代表的;四是舞歌,指民间歌舞中所唱的歌曲,它的特点是载歌载舞,融歌唱和舞蹈为一体,如灯歌”和花鼓歌”等,其中凤阳花鼓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此外,还有流行于淮河两岸的花鼓灯歌,流行于舒城地区的舒城花鼓,流行于歙县一带的“牧牛花鼓等;五是风俗歌曲,指在民间传统的风俗性节日活动中演唱的歌曲,包括划龙门歌婚礼歌庆寿歌葬礼歌等。安徽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反映了江淮儿女勤劳善良、多才多艺的一面,通过民歌也能看到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劳动的场景,且由于民歌一般都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因此,通过民歌也能看出一些地方特定的历史和人文背景,正因为这些,民歌的传承也受到国家的重视。

谢林义的创作充分运用了安徽民歌素材进行创作性发展,如在女声独唱《春满巢湖》中,在这“A+B+A1”的三段式曲式结构中,就采用了安徽巢湖民歌《太阳出来一点红》的旋律音调进行创作,在A段的前十二小节原样引用巢湖民歌《春风又到巢湖边》。B段的主题引用了重新填词而成。其歌曲的B段主体音调,是巢湖民歌原样的出现:

这种民歌原始形态的运用在西方民族乐派的作品中经常使用,如在挪威格里格等民族乐派作曲家的作品中常常显示的特征;在以前我国作曲家也是常常使用的作曲形态,其优点在于运用了民歌旋律,使其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尤为鲜明。

再如,合唱曲《大湖之美》,谢林义在这部带引子的二段体结构的歌曲中,其引子与主题的旋律均取材于巢湖号子的《绞关号子》[4]引子部分基本保持《绞关号子》原有的旋律形态,只是稍作改动;而B段的主题则对原有旋律改动较大,虽然保持原作的基本轮廓,但在旋律和节奏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作曲家在引用传统巢湖《绞关号子》的旋律作为歌曲的主题,在保持其原旋律基础轮廓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使其保持传统风韵的同时又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音乐性格。如:

在上谱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湖之美》的引子基本保持《绞关号子》旋律的原貌,而到了B段的主题旋律时,进行一定的变化发展。《绞关号子》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较强,节奏也较为固定,这部作品的领唱与合唱正是借鉴了“绞关号子”的劳动特征以及民歌《绞关号子》的音乐元素,使用交替演唱的方式,使歌曲极具律动性。

除了对安徽民歌旋律进行直接借鉴外,谢林义在歌曲创作中,还借鉴了中国其他地方民歌的旋律进行大胆创新,如歌曲《江南女,花中花》就引用了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的主题音调。谢林义歌曲《江南女,花中花》中将《拔根芦柴花》的旋律进行变形使用,经过移位音区、节奏紧缩使主题乐句意境准确。他的歌曲旋律紧密结合歌词,创作出极具江南风格的歌曲风格,将江南水乡秀丽可爱、水灵灵的小姑娘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为:过门+ A + B +尾声。A段音乐主题取材《拔根芦柴花》,如下谱例:

在该歌曲的B段乐句多在弱拍上开起,前半部旋律多在高音区流动,之后旋律回旋递进下行,尽情抒发了人们对“柔情似水,心美如水,笑声似水,歌声如水”的江南美少女的赞美之情。尾声唱词主要“水灵灵”三个字,曲作者在创作时连续六次使用了三连音节奏,旋律迂回流淌,表达人们对水乡姑娘的喜爱迷恋之情。

三、民族器乐曲元素的引用

“民族乐器”是人们用来演奏音乐以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而“民族器乐”是人们利用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具有不同民族特色或地方风格的、表现人民生活和情感的音乐。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民间器乐,有独奏与合奏两种表演形式。独奏曲一般以演奏方式归纳为吹奏、拉弦、弹拨、打击等类型;合奏曲在民间一般分为鼓吹、丝竹与清锣鼓三类。不同的乐器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会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我国民族器乐是中国民族或传统音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中的民歌、歌舞、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都要有器乐伴奏,同时,这些音乐形式又给民族器乐注入新的血液,推动它向更高、更丰富的境地发展。

自然,谢林义的歌曲创作也毫不犹豫地引用了民族民间器乐曲的元素,如他的歌曲《巢湖之夜》这部作品,其曲式为:“引子+ A + B + C +尾声”结构,其歌曲除了在引子部分借鉴了巢湖民歌《摇娃娃》的旋律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借用了《摇娃娃》这摇篮曲的艺术形式,通过描绘岸边的母亲们唱着摇篮曲,哄着心爱的宝宝进入梦乡时的情景,以表现出巢湖岸边的美好:

而该歌曲的C段的音乐主题材料,则源于古筝曲《渔舟唱晚》的元素。《渔舟唱晚》是中国古筝曲中重要的作品,《渔舟唱晚》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其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

谢林义正是借用这首经典器乐的文化意境,来表现月光之下巢湖泛舟时美丽动人的情景。该曲从传统的民间歌曲与器乐曲当中汲取灵感,意图表现巢湖夜晚的美好与幸福的情景。在尾声部分,《摇娃娃》音乐元素再现。使得歌曲前后呼应,在一片宁静安详中结束。

谢林义同样使用古筝曲《渔舟唱晚》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歌曲有《中国青》。《中国青》的音乐主题也是汲取了《渔舟唱晚》的旋律进行艺术加工,通过拓宽节奏、放慢速度,使得歌曲主题乐句意境准确,旋律抒情优美,一幅山清水秀的江南美景映入眼帘,美轮美奂。这部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引子+过门 + A + B  +尾声(引子的变化重复)。其A段就是借鉴了古筝曲《渔舟唱晚》音乐元素,又在节奏上有所变动:

B段音乐弱起,采用衬字“啊”来抒情并进入高潮,之后又循序落潮,使人们在听觉上得到满足。尾声是引子的变化再现,运用了和声色彩的变化,使得旋律色彩更加丰富,加之此处在和声配置上运用大三、小三和弦转换,运用了和声色彩的变化,形成忽明忽暗的色块,准确表现了雾里江南的茶乡美景。

由于民族器乐曲的旋律与节奏的律动性强于民歌,因此,谢林义对民族器乐曲元素的引用,就加强了歌曲的流动性与律动性,以及作品的力度丰盈性。

四、戏曲声腔的借鉴

中国戏曲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安徽戏曲的声腔与剧种都比较丰富,其剧种有20多种,其重要的剧种有徽剧、黄梅戏、淮北梆剧、庐剧、皖南花鼓戏、曲剧、泗州戏、清音戏、坠子戏、梨簧戏等。谢林义就充分利用安徽戏曲的多样性因素,将其引入到自己的歌曲创作之中,如歌曲《蒙城是个好地方》作曲家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吸收了淮北梆子戏曲中的音乐元素,淮北梆子戏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的唱腔,引入歌曲之中,腔内多衬哪、啊、吼、哇、嗷、呀等虚字,起到装饰唱腔的作用。

谢林义的歌曲《蒙城是个好地方》,其曲式结构:引子+过门+ A + B +尾声。在其引子中就以淮北梆子戏的“哪哈呀哈”的衬词开始,歌曲一开始便展现了浓厚的北方梆子的韵味。在B段六次运用了衬词“哪依呀呼”,更进一步强调了淮北梆子的韵味。

再如,谢林义的歌曲《都说你好》,其音乐元素来源黄梅戏《满工对唱》。这部作品结构为“引子 + A + B +尾声”曲式,引子和尾声是汲取黄梅戏《满工对唱》的开始句、结束句的音乐元素,经变化发展而成,其音乐亲切、优美、大气,并具有徽风皖韵,给人以优美亲切之感:

该歌曲的A段主题,前两小节开头分别运用了大六度、小六度的大跳作为乐节的开始,并以亲切说话的语气节奏,唱出“山也说你好,水也说你好”,并且音乐的律动很有规律,突显创作手法很有章法。B段音乐节奏出现4/43/4节拍有规律的交替,在弱拍上运用了三连音,音乐给人以律动感,同时合唱声部的切入与独唱交相辉映,使得情感逐渐推向高潮,似江河之水一泻千里,将人民对党的深厚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之后的落潮的旋律中出现“4”,使得旋律向下属调转移,形成调式交替,音乐色彩鲜明,较好地表达“致富思源”的深深寓意和感恩情怀。

安徽戏曲音乐今天能拥有如此丰富多彩,其20多个剧种,音乐的地方风格都很浓郁,是洋洋大观的历史遗产,谢林义对安徽戏曲音乐的借鉴,正是对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性开发利用。

五、歌曲创作的技法特征

在谢林义的歌曲集《江南女,花中花》中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术的结合,作曲家汲取了中国传统音乐精华进行歌曲创作,不仅创造性地引用了传统音乐的旋律进行创作,更是巧妙的运用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增加了其歌曲创作的艺术表现力。

谢林义在对传统音乐元素的引用上,尽管使用了传统音乐的旋律,但其引用的方法主要分为“原样引用”与“变化引用”两种。

“原样引用”指作曲家在引用传统音乐作品的旋律进行创作时,努力保持其原有的旋律形态不加改动,如歌曲《春满巢湖》就直接引用了巢湖民歌《春风又到巢湖边》和《太阳出来一点红》的旋律,只是谢林义将两首乐曲的旋律“拼贴组合”在一首作品之中。

“变化引用”,指作曲家在引用传统音乐作品的旋律进行创作时,在保持其原有旋律形态的同时作一定的改动,对传统旋律进行的性格变化、自由截取、变形和调扩展等,如《中国青》的音乐主题是汲取了《渔舟唱晚》的旋律进行艺术加工,通过拓宽节奏、放慢速度,使其在变化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意。“变化引用”与“原样引用”相比,其引用传统旋律元素与传统音乐之间的关系由“形似”进一步发展到了“神似”,虽然听众感受到的更多是创作的成分,但仍能产生和引用传统旋律一样的共鸣。

除了引用民歌的旋律外,谢林义还有引用传统音乐具有特色的音乐元素如歌曲《大湖之美》就引用了劳动号子的节奏,这种节奏型的引用,对塑造歌曲的性格非常有价值。

谢林义歌曲创作的另一特征,是引用人们熟悉的器乐曲与戏曲的元素为其歌曲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谢林义的歌曲《巢湖之夜》和《中国青》,都引用古筝曲《渔舟唱晚》的旋律音调;在对戏曲音乐的引用方面如歌曲《都说你好》中,就引用黄梅戏《满工对唱》的因素,歌曲《蒙城是个好地方》,就引用了淮北梆子戏曲腔调。由于这些传统音乐元素深入人心,具有很高的流传性和辨识性,因此,谢林义的歌曲也能迅速地被听众所熟悉,这就有利于该作品的传播和被接受,容易与听众产生共鸣。

正是由于谢林义直接引用传统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因素,传统旋律的巧妙的运用具有象征性意义,也更巧妙地借用了传统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展现出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实际上,借用了传统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渲染、对所引用的传统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有极大的好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和巧妙的运用传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去增加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谢林义的歌曲集《江南女,花中花》体现出了传统音乐与当代中国作曲歌曲技法的结合,他运用传统音乐元素进行歌曲创作,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作曲家重新认识与发扬本民族音乐的重要途径,他对传统音乐元素的引用,增加了其歌曲创作的艺术感染力,其在运用传统音乐的民歌、器乐曲、戏曲音乐元素时,创作出了具有民族音乐特点,优美动听的歌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使我国传统音乐得到继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

张红霞(1967—),女,苏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田可文(1955—),男,安徽大学讲席教授,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 谢林义《江南女,花中花——谢林义作曲作品集(声乐作品选)》,安徽文艺出版社,20162月。

[2]时白林(1927   ),笔名白林,著名黄梅戏作曲家。曾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安徽省艺术研究所音舞室主任、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中国音协理事、安徽省音协副主席等,获戏曲音乐终身成就奖

[3] 谢林义《江南女花中花——谢林义作曲作品集(声乐作品选)》,安徽文艺出版社,2016

[4]“绞关号子”是在枯水季节行舟,因河水浅用绞关的办法把船拖过浅滩。《绞关号子》就是绞关过程中唱的号子。

 




没有相关信息